“吃圾小队”的志愿之旅
东营市实验中学六年级四班 孙艺轩
“吃圾小队”?奇怪吧?告诉你吧,这是小学阶段班级做志愿服务时,我们几个男生自己取的小队名称。
那一次,是去清风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当时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很多,我和几个要好的男生组成一队,起了个队名叫“吃圾小队”。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开始“争抢”捡垃圾的夹子。我们小队行动迅速,都配上了“一流”装备——捡垃圾夹子。
我们从清风湖北门开始捡拾垃圾,沿着一条长长的马路,找寻路边草丛里的各种垃圾。当时的我们爱玩游戏,看到小烟头之类的小垃圾我们管它叫“物资”;发现的小袋子、小卡片我们称之为“补给”;发现一大堆散乱的垃圾时,我们称之为“空投”。当我们发现“空投”垃圾时,我们都会象恶狼一样凶狠地“扑”过去,“贪婪”地捡拾着。
其实,我们发明“物资”、“补给”和“空投”的代号,也是为了不让其他小队发现我们的小秘密。当其他小队缓过神来时,我们小队早就带着战利品“逃之夭夭,溜之大吉”了。不过,我们的小秘密最终还是被其他小队发现了。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专门负责拿垃圾袋的两个组员同学于是又多了一份新工作——为队员传递信息。既便如此,当我们在捡拾垃圾时,其他小队的同学也会蜂拥而上,争抢着我们剩下的“战利品”。
在分别搜寻捡拾了湿地、宝塔、花园等处的垃圾后,这美好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这美妙的回忆也烙在了我的心坎里。路边的鸟儿在为我们唱着胜利的歌儿,水里的鱼儿在为我们跳着欢庆的舞蹈。在这绿草红花之上,蓝天白云之下,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回味无穷?(指导教师:黄小康)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