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阳学校、胜利锦苑小学、东凯小学小记者站举办专场活动(2018年11月28日《黄河口晚刊》)

关键词:小记者专版|11月28日|刊登

精彩活动

晨阳学校、胜利锦苑小学、东凯小学小记者站专场活动

零距离体验3D打印

   本报讯  11月24日,来自东营市晨阳学校、东营市胜利锦苑小学、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的小记者们来到了黄河口晚刊小记者团社会实践基地--3D打印青少年创新示范中心,亲身体验3D打印技术,揭开3D立体打印的神秘面纱。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平面物品,但3D打印机却有所不同,用不同的打印材料打印出实实在在的3D物体。那么3D打印又是怎样将电脑上的设计变成实物的呢?”带着疑问,小记者们跟随3D打印基地王老师走进了位于黄海大厦的3D打印青少年创新示范中心。

   “一首陌生的古诗、圆周率前一百位、一组词语,能否迅速牢记在心、倒背如流?”活动开始前,面对这些学习中的苦恼,3D打印基地的老师为小记者们支起“小妙招”。讲台上的一篇古诗,在老师的讲解下,拆分、联想成一段故事,将诗句中的词语串联起来。不一会儿,小记者们已将古诗词熟记于心。

   “3D打印是怎么将我们想要的东西打印出来的?”热身环节后,3D打印基地的王老师为大家揭开疑惑。“3D打印与普通打印的工作原理一样,打印时将液体、固体等打印材料,通过电脑将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在一起,把设计的蓝图变成实物。”在一台正在打印的机器前,王老师详细讲解着3D打印的原理及知识点,小记者们认真听,并仔细记录着。“3D打印的应用广泛,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诸多领域都会用到3D打印技术。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将是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

   “不仅学到了3D打印的知识,还找到了学习的‘小妙招’,期待着下次活动的开始。”小记者们表示。(记者  曹磊磊)

校园新闻

利津县盐窝镇北岭中学

乡村学校书香浓

   本报讯 近日,利津县盐窝镇北岭中学开展了“大阅读”活动,打造崇尚读书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家长的认同。

  
  植根文化沃土践行传承使命
  盐窝镇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民间文化氛围浓厚,“耕读传家”思想源远流长。北岭中学传授知识、传播文明,肩负起了传承家乡文化的育人使命。
  学校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便是这一背景的探索实践,力图通过“大阅读”活动的开展,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才情横溢,谈吐儒雅的优质公民。
  
  读书有选择导师须引领
  盐窝镇北岭中学开展“大阅读”活动伊始,就意识到不能让孩子们在书海中盲目漂泊,教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掌舵人。教师引领小学低年级学生诵读唐诗、《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引领小学高年级学生读童话、科幻小说、科学百科等书籍,指导六七年级学生读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和艺术科技类书籍,指导八九年级学生读现当代小说、散文和前沿科学类书籍。在老师们的指导引领下,学生们学会了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来读。
  
  唯有广植树处处可纳凉
  盐窝镇北岭中学还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让墙壁、公告栏成为“大阅读”的助推器,从国学经典墙到家乡文化人和“好书推荐”展示栏,进入校园便让学生进入文化阅读的包围之中。
  农村孩子买书有负担,借书少资源,学校却有大量书籍,盐窝镇中学大胆探索,率先尝试“图书进楼道”。学校把几万余册图书全部开放,搬出藏书室,放到最方便学生阅读的地方,教学楼变成了书房,让学生置身于书籍之中,营造最佳阅读环境,真正让书融入学校的文化氛围,由“要学生读书”变成“学生要读书”。(通讯员 李建忠)

广饶县陈官镇中心初中

打造家长培育课程

   本报讯  日前,广饶县陈官镇中心初中“家长课堂开学第一课”开课。课堂上,学校教育干部和班主任代表就“新时代学生的成才预期与家教策略”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研讨。其中,“新时代新形势下孩子的成才预期”、“家长的眼光决定孩子的未来”、“学会陪伴与欣赏,不让父爱缺环”以及“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等话题引发了与会家长的广泛思考。
   新学期以来,广饶县陈官镇中心初中致力于打造家长培育课程。感恩家长家庭作业、知行合一技能培育教育活动已先期开展,农闲时节家长课堂、家长接待日及课堂开放日活动相继展开。培育课程立足家校共育,旨在培育家长家教意识和技能,重德育、培细节,为学生人生之路奠定基础。(通讯员 张振华 郭凯冰)

作品展示

我的一次志愿服务之旅

东营市实验中学六年级四班 孙艺轩  


   有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清风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当时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很多,我和几个要好的男生组成一队。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开始“争抢”捡垃圾的夹子。我们小队行动迅速,都配上了“一流”装备———捡垃圾夹子。
   我们从清风湖北门开始捡拾垃圾,沿着一条长长的马路,找寻路边草丛里的各种垃圾。当时的我们爱玩游戏,看到小烟头之类的小垃圾我们管它叫“物资”;发现的小袋子、小卡片我们称之为“补给”;发现一大堆散乱的垃圾时,我们称之为“空投”。当我们发现“空投”垃圾时,我们都会像恶狼一样凶狠地“扑”过去,“贪婪”地捡拾着。
   其实,我们发明“物资”、“补给”和“空投”的代号,也是为了不让其他小队发现我们的小秘密。当其他小队缓过神来时,我们小队早就带着战利品“逃之夭夭,溜之大吉”了。不过,我们的小秘密最终还是被其他小队发现了。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专门负责拿垃圾袋的两个组员同学又多了一份新工作——— 为队员传递信息。
   即便如此,当我们在捡拾垃圾时,其他小队的同学也会蜂拥而上,争抢着我们剩下的“战利品”。
   在分别搜寻捡拾了湿地、宝塔、花园等处的垃圾后,这美好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这次志愿之旅的回忆也烙在了我的心坎里。
   路边的鸟儿在为我们唱着胜利的歌,水里的鱼儿在为我们跳着欢庆的舞蹈。在这绿草红花之上,蓝天白云之下,还有什么比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更令人回味无穷?(指导老师 黄小康)

小雨点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二年级三班 林芮希
  
小雨点,
是雨妈妈的孩子。
  
她染红花朵;
她浸绿柳枝;
她给小草,
穿上绿油油的新衣。
  
她在花瓣上跳舞;
她在树叶上滑滑梯;
她在雨伞上,
弹奏欢快的乐曲。
  
小雨点,
是一个好孩子。
               (指导老师 薄其玉)

(责任编辑:曹磊磊)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